关闭
札记

中国绿色有机农场寻访记--平湖柳伟农场

#晴耕雨读 ·2021-07-21 17:34:48

对柳伟老师的最初印象是严谨,内敛还有点羞涩,当斯唐619日电话给我说柳老师那里需要人手帮忙的时候,我是很希望能够和柳老师能够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他的活力农耕水稻栽种更进一步的学习。柳老师的农场在嘉兴平湖唐家廊,从苏州家里出发到农场大概有一个半小时车程,距离倒是不远的。


柳老师农场位置不错,四面环水,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带,总面积大概有30多亩。走进这块土地给我最大视觉感受就是,这是一块有机种植好土地,土壤黝黑,结构清晰,深松有活力。


由于柳老师热心助人,前几日一直在其他农友农场帮忙,都没能顾得上自己家的播种时间,加上连日阴雨,稻芽一直控水抑制生长,为了赶时机显得更加紧迫。柳老师耕种有机水稻有些年头了,她的客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请老师栽种一些特有的老品种,我大概数了下有数十种,有老紫、老黑、丝光、血糯等。每个品质都是老师自己留种,并每年都要人工优选,只有哪些饱满的稻米才有发芽的机会。


老品种还有一个问题是自然退化以及传粉等原因导致退化,在有稻壳的情况下不好分离,只有在浸泡发芽后从颜色上也能筛选退化的种子,柳老师耐心细致的一颗颗的挑选。这种对待种子的态度堪比对待小宝宝,怪不得柳老师只要说到他的大米都叫米宝宝,这不正是我们匠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嘛,爱自己从事的行业,爱自己的产品,爱自己的每一个细节。


我把挑选出来的退化品和我们需要的正常品做了一个细节对比,剥开稻壳,米宝宝的形状颜色乍现眼前。果然是差别很大呀,细想如果不是每次这样筛选,几年下来基本就是一个大杂烩了。


今年,柳老师尝试着旱地育秧,首先需要把土地平整好,便于放置育秧盘。


育秧盘如同鸡蛋托盘一样,上面有整齐一致的凹坑,放置秧盘一定要一个挨着一个,后面撒种才不会撒到地面上。由于土还比较湿,我这重量级的踩上去还是要注意点的,要选好地方,不然容易陷进去,柳老师让我轻踩轻放,像那种轻功的动作。我应声好,姑且理解是老师对待土地的极度爱护之情。


我不具备播撒技术能力,这个关键步骤还是老师自己亲自来,老师娴熟的手法默默的告诉我们,匠人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累积的,这个无法用多少的计算或者描述来完成。


种子撒在育秧盘中,犹如蜂巢里面的蜜蜂,万头攒动,每个凹坑里面的种子保证有5-8颗左右,然后上面再撒一些黏土颗粒覆盖,提供营养并定根。


这就是我们从土地里挖出的土,直接用筛子筛过后的粘土颗粒,这个是很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很明显,如果是化学耕种方法,根本不可能直接从田地里外出来,筛一筛就能得到这么好的颗粒土。


我用手抓一把闻一闻,一股土壤的芬芳味,没有异臭,而且富有弹性,这和我在活力农耕课堂上学习的富含腐殖质土壤的特征相像。从这一捧土真实的感受到了活力农耕的神奇与可行。


柳老师撒完种子,我开始覆盖粘土,这个活我还是20多年前做的,那时候我在中学读书,一边读书,一边种地,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重操旧业还是很快进入状态。


覆土完后柳老师的妈妈小心的用扫帚将上面的种子和土扫入凹坑,防止后面的秧苗根系相互串起来,每个凹坑最后都是一个抛秧最小单元,如果串起来就达不到抛秧要求的一颗颗要求。


这是前两天播种下去的秧苗,生命真的很强大,无需几日白芽就变得郁郁葱葱了,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太强大了。


柳老师观察秧苗的根系情况,柳老师整日都是赤着脚,光着手,柳老师对土地的热爱可以说是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活力农耕的稻种,土壤,守护者,种植出的秧苗果然不一样,根系太发达了,我听过点先知阿道夫.史坦纳的《农业八讲》,如果按照他的预知去理解弱弱的秧苗根系为何如此发达就不足为怪了。


撒完土后我们用遮阳网做了下防护,主要是为了放置鸟儿偷吃种子,再者也减轻洒水的次数和劳力。后面就不定时的洒水等待秧苗快快长大。


在落日的余晖下,洗净泥土,回望两天来的劳作,内心满足,和柳老师就此告别,许诺等秧苗成长好后再来播种。


感谢柳母给我们做的口可美味的饭菜,所有的食物都是来自柳老师农场,皆是活力农耕的放置种植,口感和普通种植的真的是优异太多。


编辑:庄舟

相关标签:

Copyright © 2019-2025苏州坞里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Sitemap 备案号:苏ICP备2022034020号-1

0512-88966966